鍋爐除塵器改造后的投運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鍋爐除塵器改造前除塵器出入口粉塵排放值在300mg/Nm3左右,而改造后除塵器出入口粉塵排放值在40mg/Nm3左右,此次改造工程,使2號爐粉塵排放量減少,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量2700噸。
鍋爐除塵器運行中的問題有哪些?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一、鍋爐除塵器初次投運或很多新?lián)Q除塵器布袋后,為避免油污附著在除塵器布袋外表造成糊袋,除塵器需進行預涂灰,使其外表留有初始灰層,構(gòu)成良性循環(huán)。
二、預噴涂前有敞開2臺引風機,而且開度要在40%以上。預涂灰請求在原有壓差基礎上添加250~300Pa時中止涂灰,預涂灰期間制止投入脈沖噴吹,避免損壞初始灰層,等主機切除悉數(shù)大油槍時再投入脈沖噴吹。
三、鍋爐啟動時,除塵器應旁路運轉(zhuǎn)。
四、投入除塵器運轉(zhuǎn)條件:一是煙氣溫度應大于120℃,二是鍋爐無大油槍投入。
五、投入除塵器主路關旁路時,應聯(lián)絡值長、機組長,留意鍋爐負壓改變。
六、灰斗加熱裝置應在鍋爐點火前12小時提早投入。
鍋爐除塵器主要結(jié)構(gòu)組成:
一、濾袋總成。濾袋框架、布袋及掛袋的連接設計采用自鎖裝置,安裝和換方便,并能延長濾袋的使用壽命。
二、導流裝置:采用進風方式,設計的煙氣分配裝置。不但能分配含塵氣體,而且對大顆粒進行分離,避免含塵氣體沖刷濾袋。進一步提升除塵速率。提升濾袋的使用壽命。
三、箱體部分由上箱體、中箱體、下箱體、煙氣分配器、花板、平臺、扶梯、支腳、進風口、出灰口、保溫、彩色面板等組成。
四、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脈沖噴吹控制儀、MC電腦控制柜、熱電阻溫度計、靜壓測點、料位指示器和測量元件組成。
五、離線保護系統(tǒng):主要由旁路閥、緊急噴水系統(tǒng)、差壓裝置、料位計、測溫儀、壓力檢測裝置、脈沖控制儀、濾袋檢漏裝置等組成。
六、脈沖噴吹系統(tǒng):反沖氣箱、電磁脈沖閥、承壓接頭、噴嘴管、支架等組成。
七、出灰系統(tǒng)由電振動器、電加熱器、灰位指示器組成。電振動器灰塵具有好的流動性。
鍋爐布袋除塵器適用的場合很多,主要就是針對工業(yè)粉塵,粉塵的濃度均較不錯的當?shù)剡\用,能夠全部的鏟除附著的塵埃,變成鍋爐布袋除塵器主要的功能請求。在冶金體系,在一些運送干物料(燒結(jié)礦、球閉礦等)的皮帶轉(zhuǎn)的運站處,或一些干物料的破碎室,揚塵很嚴峻。確定鍋爐布袋除塵器能一直穩(wěn)定作業(yè),要不斷地整理過濾器材上附著的粉塵才能確定鍋爐布袋除塵器的正常作業(yè)。
鍋爐布袋除塵器的改造事項:
一、在文丘里喉管部位加裝不銹鋼噴頭,加接一趟二寸礦井水管給噴頭加壓供水,使煙塵在進入簡體前小顆粒深受全部的去掉。
二、除塵器溢水槽及以上部位全部拆除,替換溢水槽。將除塵器溢水槽由敞開式改為密閉式。密閉式溢水槽不象敞開式水槽,由于局部損壞,容易被引風機吸空,以避免因局部開裂漏風造成引風機帶水問題。
三、為溢水槽供水不斷,避免運轉(zhuǎn)時不用水進行“干燒”現(xiàn)象,重新加接一趟四寸經(jīng)處理后的礦井水供水管對除塵器全天侯不停地供水,原供水管及清水泵作為備用供水裝置。
四、對溢水槽的供水方式進行了全部的改造,由原來的頭進水改為環(huán)形管多點均勻進水,溢流槽內(nèi)水位水平,形成穩(wěn)定而均勻的水膜。
五、在原設計鍋爐房沉淀池內(nèi)加裝兩臺污泥泵和兩趟排水管,將除塵器排出的灰水經(jīng)沉淀池沉淀后,利用灰水分離裝置分離后,清水抽至礦井水沉淀池,經(jīng)礦井水處理站重新處理后供給除塵器,實現(xiàn)除塵水的大閉路循環(huán),以避免除塵水的二次污染問題。改造后,鍋爐引風機不再帶水,司爐工反映鍋爐也比以前好燒。
六、利用環(huán)氧樹脂、鑄石粉等不怕溫、材料,按相應比例調(diào)合,對除塵器簡體內(nèi)壁重新勾縫,以筒體密閉。